广东突破蓝圆鲹人工繁育,现代化海洋牧场再添名优品种 广东突破蓝圆鲹人工繁育
广东“巴浪鱼”终于实现人工繁育了。4月29日,鲹人由广东水产学会组织的育现“蓝圆鲹的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项目”成果评价会在惠州举办。
据介绍,代化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统筹指导下,海洋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、牧场名优 “东江学者”吴锦辉及其团队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林蠡教授、再添中山大学张勇教授等专家组成科研团队,品种共同开展蓝圆鲹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技术研究。广东工繁
自2023年开始,项目组多批次引进蓝圆鲹成鱼,蓝圆开展驯养试验,鲹人开发出了蓝圆鲹陆基养殖和亲本强化培育技术,育现成功构建了蓝圆鲹人工繁育群体。项目有人工繁育群体600尾,储备繁育亲本205尾,开展了蓝圆鲹的繁殖生理研究和人工繁殖尝试,摸索出一套有效的人工催产方案。
至今为止,项目共获取受精卵562万粒,孵化出仔鱼240万尾,平均孵化率42.70%,其中首批100万尾仔鱼已培育出鱼苗8.22万尾,育苗成活率8.22%,首次实现了蓝圆鲹的规模化育苗。在成果评价会上,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蓝圆鲹在广东粤东地区俗称“巴浪鱼”,不仅肉质鲜美,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。吴锦辉说,经项目组评测,蓝圆鲹大规模制种可能性大,生长周期为8到10个月,推广应用空间大,其肉质相比野生捕捞的更为鲜嫩。在实现大规模化育种之后,蓝圆鲹可在粤东西、福建等海域推广养殖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众多海洋牧场水产品中,蓝圆鲹是为数不多的“异类”,人工养殖产品比野生产品更受市场欢迎。据了解,当前人工养殖的价格能达到120元/公斤左右,是野生产品价格的6-8倍。因此,开展蓝圆鲹苗种人工培育,进一步推动人工养殖具有重大经济价值,也是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重要举措之一。
近年来,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发力,集结“轻骑兵”专家深入塘头和深远海一线,将种业打造成为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“芯片”,加强优质品种培育,丰富养殖品种结构,以实际行动助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。在不久将来,蓝圆鲹有望和石斑鱼、金鲳鱼等品种一样,实现“捕获”到“耕牧”的产业升级。
经略海洋长风起,筑梦深蓝正当时。作为海岸线总长全国第一、海域面积全国第二的海洋大省,广东凭海而立、因海而兴、因海而富,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。广东正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突破口,着力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,“蓝色粮仓”愈发丰实,“海洋牧歌”越唱越响亮。
据悉,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职副书记刘胜敏、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、“东江学者”吴锦辉及其团队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林蠡教授团队,中山大学张勇教授团队出席本次活动。
【作者】邓汉文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
相关阅读
- 宿州:发挥城市公园生态价值 打造人居环境绿意空间
- 理财新规带来新变化:稳健类基金受银行青睐
- A股上市公司去年现金分红达1.1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
- 沪指跌2.53%逼近3000点 创一年来新低 盘中近200股跌停
- 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
- 沪指震荡跌0.5% 创业板指反弹涨1.7%
- 沪指冲高回落跌0.18% 工业富联尾盘触及跌停
- 创业板午后拉升涨1.48% 次新股、医药股走强
- 韩德洙宣布参选新一届韩国总统
- 沪指跌近1%失守2800点 百元股跌幅居前
- 商务部发布调查报告显示——消费升级快 进口需求旺
- 沪指跌0.73%险守3000点 深成指失守万点大关
- 快速发展,我国跨境电商年进出口规模首超2万亿元
- 白马股再度发力 沪指缩量涨0.52%
- 科技与金融擦出火花 区块链商业化开始加速
- A股上市公司去年现金分红达1.1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
- 【全国防灾减灾日】遭遇地质灾害 如何科学避险?
- 沪指缩量整理跌0.3% 国企改革概念走强
- 沪指跌0.84% 权重股和白马股尾盘反弹
- 沪指跌0.84% 权重股和白马股尾盘反弹